1、設計壓鑄件壁厚時應考慮到合金的流動性;
流動性越好的合金,充型能力越強,鑄造時就不容易產生澆不足、冷隔等缺陷,因此,壓鑄廠商能鑄出的壓鑄件最小壁厚尺寸也就越小。
2、鑄型型腔的形狀與尺寸大小是根據壓鑄件的形狀與尺寸決定的。不同的型腔形狀和尺寸對液態(tài)金屬的流動的阻力,散熱情況是不同的,從而會導致液態(tài)金屬在型腔內的流動與填充情況不同。因此,壓鑄件結構上應盡量避免突變性的轉變、壁厚急劇的變化、細長結構、大的水平面、高度較大的凸臺等。
3、一個壓鑄件在生產過程中是否出現(xiàn)縮孔、縮松、變形、熱裂、冷裂等收縮類鑄造缺陷,出現(xiàn)在哪個部位、嚴重程度如何,都與壓鑄件結構密切相關。由此可以得出指導鑄件結構設計的原則:
1)對凝固收縮大,容易產生集中縮孔的合金,如鑄鋼、球墨鑄鐵、可鍛鑄鐵、黃銅、無錫青銅、鋁硅共晶合金等,傾向于采用順序凝固方式鑄造。這時在進行壓鑄件結構設計時,應使壓鑄件結構形式有利于順序凝固。
2)對溶液產生縮松的合金,如錫青銅、磷青銅等采用冒口補縮效果不大,常采用同時凝固方式來使縮松更分散些;對收縮較小的合金,如鑄鐵更傾向于采用同時凝固方式鑄造。這時壓鑄件的結構應是壁厚均勻,盡量減少金屬的聚集與消除熱節(jié)。對于一些結構形狀復雜的大壓鑄件,也可將其各部分按順序或同時凝固方式設計。
3)盡量使壓鑄件結構有利于自由收縮,如盡量減少壓鑄件的輪廓尺寸,減少突出部分,必要時可將一個壓鑄件分成幾個小壓鑄件,然后用焊接或螺栓連接起來。
4)盡量避免產生應力集中的形狀,如不應有尖角、不同壁厚之間的連接要平緩。
5)應考慮到各種鑄造方法的工藝過程、凝固特點、鑄型和型芯的特點。尤其市使用金屬鑄型和型芯的鑄造方法。如金屬型鑄造、壓力鑄造,應便于鑄件的抽芯和出芯。